村网通总站 范湖西村 461744.nync.com 欢迎您!
计怀村村景。新华社记者罗羽摄
新华社贵阳7月29日电(记者罗羽、汪军)70岁的苗族人潘老天,大半辈子跟自家猪牛同住一栋楼,今年三四月份他终于跟猪牛“分居”了。
过去,潘老天家的猪牛跟他住在一栋两层的木楼里:他跟家人在二层居住,猪牛就圈养在一层的吊脚楼,上下楼之间由木质楼梯连接贯通。这样的居住方式被唤作“人畜混居”。
潘老天是中国西南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计划乡计怀村人。计怀村全村182户、718人,都是苗族。这里地处月亮山腹地,山高林密,沟壑纵横。自古以来,“人畜混居”的传统就在月亮山等不少地区长期存在。
计怀村党支部书记侯建科介绍,之所以会出现“人畜混居”的现象,是因为猪牛等牲口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和经济物品,人与自家牲口混居在一起,是为了更好地看护它们,防止被盗。
不过,“人畜混居”也带来不少健康和环境隐患。“人在二楼生活,烧菜、做饭,屋子被熏得漆黑,不小心还容易失火;猪牛鸡鸭在一楼吃喝拉撒,粪便日积月累,臭味很大,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臭气味从一楼往二楼走,还招惹蚊虫。”潘老天说,但因为没条件改善,人们住久了也就都习惯了。
潘老天家正在改造的房屋。新华社记者罗羽摄
近年来,随着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广大老百姓尤其是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一批针对性政策陆续推出。
“今年以来,榕江借助国家大力推动‘危房改造’的东风,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力量,打响‘人畜分居’攻坚战。”榕江县住建局党组成员、县危房改造专班副主任陈志银说。
目前,榕江已摸底“人畜混居”家庭户8066户,已完成整治1000多户,并将力争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所有上报审核户数的整治工作,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保障群众基本卫生健康。
陈志银介绍,政府请了专门的评估公司对农户的房屋进行专业评估,根据每一户房屋的具体情况,补助资金从3000元至3.5万元不等。同时还请了施工单位具体施工,群众不用花一分钱。
“为了让村民积极参与改造,我们一家一户动员,最终计怀村落实108户。3个月来,已完成改造44户。”侯建科说,改造的顺利进行,得益于中国大力推进的扶贫工作:2015年计怀村山路硬化后,建筑材料得以更快进山;近两年养羊养鸡等产业落地后,群众有了转产的积极性。
计怀村正在改造中的牛圈。新华社记者罗羽摄
潘老天的房屋每层面积约70平方米,因为是最高等级的危房和“人畜混居”房,他获得了3.5万元的补助资金,用于整栋楼的全面修建:二层木质的墙面修缮一新;过去猪牛混居的一层地面则进行了砂石的填充和硬化,墙面也改为更加坚固的砖混结构,还配置了厨房和卫生间。
“改造后整个楼全是新的,住起更舒服了,人在一楼烧菜做饭也比以前方便很多。”潘老天说,猪牛则专门安置在了村寨外农户修建在自家田地旁的牛棚中,就近就能割草喂养;作为农家肥的猪牛粪便也能就近施肥,不用再像以前一样需从家中一担担费力挑到田地里。
“治安好了,人们也才敢把猪牛圈养在村寨外的田地边。”计划乡组织委员、计怀村脱贫攻坚指挥所所长杨菲菲说。
如今,走在村中,已经改造的房屋焕然一新、内外整洁;还在实施改造的房屋,施工队和户主前后忙碌。
“我们村周边山清水秀、风景很好,等房屋全部改造完,整个村子看起来会更加漂亮。”潘老天说。